-
2025无为半程马拉松,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盛事,精心规划补给站布局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保障参赛选手的能量补给,还能提升赛事的整体品质。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助力健儿全力冲刺:
1. "补给站设置原则": - "均匀分布":根据赛道长度和选手体力消耗情况,合理规划补给站间距,一般建议每5-10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站。 - "功能分区":根据选手需求,将补给站分为水站、能量补给站、医疗站等,确保各类补给充足。
2. "补给站布局": - "起点":设置大型补给站,提供丰富的食物、饮料和医疗设施,确保选手在比赛开始阶段就能得到充分的补给。 - "中间段":根据选手体力消耗情况,适当增加补给站,提供能量棒、能量胶、香蕉、葡萄等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 - "终点":设置大型补给站,提供丰富的食物、饮料和医疗设施,确保选手在冲刺阶段能量充足。
3. "补给品选择": - "水":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同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提供冰水或温水。 - "能量补给":提供能量棒、能量胶、香蕉、葡萄等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 - "医疗用品":配备医疗用品,如创可贴、消毒液、止痛药等,举报 -
2025无为半程马拉松补给站设置
饮料、饮水/用水站:自起点开始约每2.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一个饮水/用水站,两个饮水/用水站中间设置饮料/饮水站。

(九)医疗救护
1、组委会在起点、沿途(沿半程马拉松路线每2.5公里)及终点设立固定医疗点;现场医务人员有权根据选手身体状况中止选手继续比赛并收取其号码布,如参赛选手不听从医护人员建议,坚持参赛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责任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
2、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立移动AED医疗救援服务;
3、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立移动医疗救援服务,沿参赛选手的跑进路线,有急救车跟随。若选手丧失意识,则自动委托组委会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急救,包括但不限于CPR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租用车辆进行快速转运。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以及伴随的费用,均由选手本人承担,概不追究参与施救的医护人员、急救志愿者及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任何法律和经济方面的责任;
4、组委会在半程马拉松赛道沿途每1公里设置一名移动AED救护员,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选手可随时向他们请求帮助。
组委会在起点、沿途赛道(自5公里开始至终点每2.5公里)及各项目终点设置移动卫生间。
有关竞赛的其它具体要求和安排,请查阅2025无为和美乡村半程马拉松《官方手册》及相关说明,手册将在赛前向选手发放。
举报

